古镇拾趣

返回列表
民国年间的佛山教育家陈祖禧
  字号:【  
  2008年7月,市民陈浩光和夫人相携来到佛山市博物馆,有意将其父亲陈祖禧的遗物捐出。馆藏研究部人员经过考证和讨论,认为陈祖禧是清末佛山市教育界名人,其相关物品均有较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意接受其捐赠。八月七日,馆藏研究部一行四人至陈浩光家中,将其捐赠物品整理、登记、拍摄,以便日后制作捐赠证书和清单。其中有陈祖禧用过的文房四宝三十件、印章三十一件、行书四屏一套、竹刻对联一对。数日后又捐赠陈祖禧用过的雕花大床一张、衣柜一个。其大床和衣柜虽有雕花,但仍属于较为简朴一类,用料也是一般木材,为当时普通人家所用,应是当地制品,且保存较为完整,对当地手工业和历史人物有一定的资料价值。现将收集到的陈祖禧生平及用品记录如下,以供传记。
  陈祖禧,生于一八七二年,卒于一九四三年。广东南海诸生。字铁遒,号塔坡居士。据所捐印文,还有“铁柔”、“精金氏”、“松竹之君”等称,但较少使用。从事教育四十余年。曾任节芳义学的校长,又长年开办私塾“卓观书屋”,传授诗词文学等。擅诗古文辞,书法二王,工行草。此次捐赠的行书四屏,正是其甲戌年间(1934年)于卓观书屋书写的《前赤壁赋》。此四屏为晚期作品,老练轻灵,清气袭人,确是传袭了二王笔法,笔笔中锋,矫健而富于变化。另一副竹刻对联亦为行草书,是学生据其墨迹所刻,又作为礼物送予他的。但经雕刻,笔画间稍嫌肥滞。据传善画花鸟、梅、兰、菊、竹,独具一格。市面也有其画作流传,构图轻巧,下笔清灵,很是文气,画工也甚好。据闻著有塔坡诗文集,但未尝见。
  据陈祖禧后人回忆,陈家几代均以教书为业。陈祖禧每逢星期六便回到普君墟西街的家中,周日多以书画自娱。身体亦一向健康,终年七十二岁。为家中独子,上有两位家姐,其中一位家姐嫁后,丈夫远去柬埔寨,再没回来,于是在抗战时入教善坊(庵堂)直至终老。另一位家姐则嫁至西樵,育有子女六名,大部分如今已不在人世,但仍有后人在西樵官山,日常亦疏于联系。陈祖禧膝下有儿女十二人,但多夭折,最后得五人存活,尚在生的有排行第十的女儿陈棣华,现年八十;陈浩光为第十一子,现年七十四;第十二子于几年前去世;梁慕德为陈祖禧第三女嫁与梁园后人所出之女,已八十七高龄,年轻时与陈祖禧多有接触。
  陈祖禧曾担任节芳学校的校长,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载:节芳学校在衙旁大街,于民国八年(1919年)由旧佛山分府衙署改建,兼办高等小学、国民学校。为镇人傅翼鹏奉母李氏之命捐资设立。学生一律免收学费,总理吴镜泉,董事戴鸿惠,校长陈祖禧。又职员三人,教员六人。学生有高小国民各一班共八十余人。此外,民国七年陆续创办“节芳义学”十间,不收学费并给纸笔,分设于佛山各铺。节芳学校和节芳义学合称“节芳名校”。后节芳义学改编南师附小,陈祖禧遂开办“卓观书屋”,改制后更名为“卓观学校”,位于福德铺福闸重兴的尽头,此处并非自家物业,究竟是租赁而来或是朋友借出,已无可考究,陈祖禧去世后便无人过问,不知何时已物是人非,清拆殆尽了。该处又长又大,每日有许多学生在此学习,晚上是不授课的。二、三十年代,佛山镇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私塾几种。当时公立的,有镇一小、镇二小、镇三小、南海师范附小、南海四区区立二小和第一、第二初级小学等。私立学校较具规模的,有节芳、季华、元甲、树德、华英、公理、培德、圣德、坤本、坤妍、励常、民秀、审美、生活、民间等20多间。民国初年有私塾二百多间,较有声誉的私塾有张阶平的西华学校、陈祖禧的卓观书屋、陈民生的民生学校、冯慕伊的慕伊学校、谭心斋兄弟的教孝学校、李雨亭的养智学校等50多间。这些私塾后来有的实行了新学制,发展为私立学校。
  由此可见,陈祖禧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他后人热心捐赠的物品使这段历史增添了实物记录,使人们对民国的生活情景有了更为丰厚的理解和缅怀。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

Copyright © 2018 佛山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