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社画麒麟——有钱佬话事
“忠义社画麒麟,有钱佬话事”,是流传在佛山民间的一句歇后语,它的来源要从佛山祖庙的一处陈列景点说起。
佛山祖庙孔圣园内,有一件用红沙岩石雕刻的麒麟照壁。照壁四周砌以南方古建筑常用的水磨青砖,一根完整的雕花大理石横梁作垫,绿色琉璃瓦作顶,琉璃瓦下两排砖雕装饰,中间镶嵌浮雕麒麟图案。所刻麒麟形象为龙头、狮尾、鹿身、马足,身上有鳞甲,背有鳍,总体给人一种外表怪异,内在仁厚温驯的感觉。值得人们留意的是,与别的麒麟形象不同,这照壁上的麒麟脊梁上有两道“火引”。正是这两道“火引”,引出了一段民间故事。
故事要追溯到明代正统至景泰初年。明正统十四年(1449)一场颇具规模的农民战争波及了佛山,佛山人在强敌面前精诚团结,各展其能,誓死抵抗,最终因平乱有功,皇帝于景泰二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敕封供奉北帝的祖庙为灵应祠。得到皇帝敕封,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何等荣耀的事啊!当时祖庙铺(明代佛山行政区域划分为二十四铺)的父老乡亲就提议建一座忠义社坛作为纪念。几经商议一致决定,凡祖庙铺居民,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并决定雕刻一座麒麟石照壁作为社坛的标志。然而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众人就为麒麟图案的设计犯难了。张三说,麒麟是天上神兽,应该有翅膀的。李四却说,麒麟是海神,与龙同族。王五又说,两者都不对,麒麟是虚拟的,必须查阅典籍记载再综合构思。总之,众说纷纭难以定夺。最后负责主持事务的乡绅提出一个方案,把众人分成两大组,各组出画稿后再由众人评议。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说分组,很自然的两组的人群是财主穷人各为一方。数日之后,双方齐交画稿,共有十幅之多。画稿上的麒麟,有的象龙,有的象马,有的象鹿,只有一幅画面上的麒麟是龙头、狮尾、鹿身、马足、鳞甲、鳍背,作奋蹄回首状,形态生动。这一幅是穷人组集体设计的。大多数坊众认为这幅最好,要根据这幅雕造。那些财主见自己的画稿不被采纳,心有不甘,存心要在穷人设计的画稿上挑出毛病来。财主甲说,“麒麟是富贵的象征,穷人是画不出它的模样的”。财主乙说“建社坛应该谁出钱,谁‘话事’(即说了算),我们说什么样子就按什么样子刻。”穷人坊众据理力争,纷纷指责财主蛮不讲理,恃财欺人。主事者眼见双方争来争去争不出结果,又恐怕得罪了财主,把原本好端端的事情搞砸了,就说,“建社坛财爷们出钱,那就有钱佬话事吧!”穷人坊众心中不服又无可奈何。于是有人暗地里想出了个好主意。
数月后,忠义社坛建成了。一幅由四件横式长方形红沙岩石组成的浮雕麒麟镶嵌在照壁中间。大家纷纷前往观看,麒麟还是穷人集体设计的那幅,不同的是麒麟脊背上多了两条“火引”,使麒麟的形象更为生动了。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麒麟身上的“引”着了火便可四蹄奋飞,飞上玉皇大帝的宫殿取得玉书带回人间。眼前照壁上的麒麟正是带“引”的火麒麟。
火麒麟照壁建成的消息不胫而走,各铺的居民纷纷前来观赏,人们无不称赞照壁上的麒麟形象生动,雕工精致。财主们见照壁已建好,且众人赞不绝口,再生事端就只会自讨没趣,因此也就作罢了。从此“忠义社画麒麟,有钱佬话事”成了佛山人讽刺财主的一句民间俗语。
后来,人们就把忠义第一社称为麒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