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黛瓦”看博物馆建筑意义的来源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建筑结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技术,低调又令人惊艳地融入苏州这座园林城市中。提起苏州博物馆,便不能不提及其设计者——贝聿铭,这位享誉全球的华人建筑师曾在苏州度过了他难忘的一段童年时光。因此,在设计蓝图中,他力图将苏州博物馆与他童年记忆和历史想象中的苏州结合起来,苏州博物馆成为了苏州历史的象征,其建筑也概念化地表现出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其中之一便是“粉墙黛瓦”。
“粉墙黛瓦”是江南民居的特征之一,也是苏州历史建筑中富有代表性的符号。贝聿铭将之融入建筑设计中,是值得赞誉的。然而,粉墙易,黛瓦难。苏州传统民居中的黛瓦是一种陶瓦,烧成温度不高,在风雨和冷热温差的侵袭下易裂易碎,用这种陶瓦作为博物馆的屋顶,韧度、硬度等方面显然都达不到要求。
贝聿铭放弃了陶瓦,但不愿轻易放弃原有概念,经过一番搜寻筛选后,他选择了一种叫做“中国黑”的黑灰色花岗石片。这种花岗石片坚实耐用,色调与陶瓦相似,既能够满足博物馆建材的需要,又能很好地体现“黛瓦”的苏州传统民居特色。
小小的一片瓦和一块花岗岩,其放弃和选择却蕴含了博物馆建筑意义中的两个来源: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贝聿铭从过去中寻求历史意义依据,再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现代性的使用意义,最后将两者加以结合。
建筑使用的材料、造型无一不蕴含了历史文化的内涵。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有历史性,即使是再天马行空的建筑,也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但是没有哪一种建筑承载的历史意味比博物馆更为浓重。当人们想起博物馆时,第一个反应是它与历史结合的紧密性。博物馆本身便是历史的象征,它承载的藏品,是过去的记忆,它表现出来的也是历史的轨迹。即使是在科技类博物馆,其藏品有可能是近一百年,甚至是半个世纪以来才出现的,但是陈列的叙述模式仍然体现了历史的演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整座城市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小桥流水、大家闺秀,无一不精细,无一不静雅,其传统民居中的“粉墙黛瓦”更是以含蓄素雅的颜色昭显了苏州的婉约美。贝聿铭怀着热切的期盼要将这一点在博物馆建筑中体现出来。这就是当传统建筑材料的陶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他仍然执著地寻找代替物的原因,也说明了他极力要赋予博物馆建筑以历史和文化的意义,这意义恰恰凝缩在瓦片之中。
建筑也与时代特征关系密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在工业化时代,效率、理性是其时代特征,当时大量出现的工厂建筑基本都是矩形线条,因为这种建筑造型最不浪费空间,也能体现充分的理性感。
博物馆建筑自然也不能脱离时代特征,它的设计者和使用者都是生活在某一时代中的人,建筑材料也是源于某一时代,这就决定了建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烙印。博物馆建筑来源于历史,也要符合时代的需求。
在过去的苏州,以陶瓦为屋顶的民居既美观又实用,黛瓦易裂的缺点可以通过时时更换修补来解决。但是,现代博物馆提出的建筑标准要求远高于民居。因此,贝聿铭没有拘泥于原始建筑材料的运用,而是采用了更为适合的花岗石片,这既体现了建筑师本人的创造性,也说明了时代加予他的强制性、限制线和选择性。
历史文化与时代特征赋予博物馆的意义,使博物馆之所以成为博物馆,建筑不再是仅仅由石头、砖块、木材、玻璃等或传统或现代材料堆积起来的积木块体,而是从历史文化和时代中构建起来的场域。在其中,历史文化和时代的因子被观众所接触、所感知,人与建筑融为一体,共同呼吸,共同感知建筑的脉动,也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和时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