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性”为民间手工艺展品分类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业濒临消亡,民间手工艺本身的实用性逐渐消退,审美性得到增强,从“手工”和“艺”并重变为侧重于“艺”。在这一背景下,关于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成为重要议题,也引起了社会及博物馆的关注。
民间手工艺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价值,精湛的技术、巧妙的制作使其在博物馆陈列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些博物馆甚至辟出展厅,专门用来展示民间手工艺品。当观众走进民间手工艺馆时,他们期盼进入一个故事性强、富有情节的历史时刻,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室。做到这一点,陈列脉络便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明确的连贯性。
展览的陈列内容通常划分为若干个版块来进行,一方面是为了有序地体现陈列主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符合观众的生理、心理参观需求。反映到民间手工艺馆的陈列上,应表现为单一版块内容清晰、版块之间联系密切。然而,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民间手工艺馆的陈列总体而言,显得主题模糊、版块零碎、脉络不够清晰,原因有二:一是民间手工艺事象丰富多样,牵涉面甚广,难以有机联系组合;二是民间手工艺陈列理论缺乏,而归根究底是民间手工艺分类理论的不足。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间手工艺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有些学者将其分为雕塑、陶瓷、编织、织绣、漆器、家具、金属工艺等,多者十几项,少者也有五六项。博物馆基本上也是沿用了这种分类模式,并根据分类项目从库房中选取展品进行展示。这一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不过缺点也是明显的,即各陈列版块之间联系松散,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联系。
对此,博物馆可以转换一种思路。以上分类主要是以美术、材质或制作工艺为依据,反而忽视了其最根本的性质——生活性。实际上,无论是陶瓷还是织绣,都是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展示民间手工艺时,不能就某项论某项,而是应该将之与民众生活联系起来,作为生活中的一个方面来展示。
民众生活是串起民间手工艺的主线,各项民间手工艺则是分布在这根线上大小不等的珍珠。那么,在“民间手工艺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再对民间手工艺进行分类?首先要明确的是,在不同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分类可以是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分类需建立在地方民众生活史和馆藏文物的基础上。
本文仅是提供一种可供讨论的分类方式,那就是按照民众生活的时间顺序,选择民众生活中的节点,进行“版块式”的集中展示。之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是因为它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惯性,也能从事物本身的发展脉络出发,去展现民众的生活节奏和过程。
根据主体形式的不同,民众生活分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定义各异,在这里,可以认定是一个群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的相对持久、稳定、反复出现的生活活动。这种社会生活一般是集体内部共享的具有道德规范力量的生活方式,通常被认为凡是社会内部的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例如婚礼、丧礼等人生仪礼;又如在农业社会中,以一年为生活周期,在一年的不同时节进行的岁时节日活动等。
个人生活指的是一个人具体的生命活动,它既包括日常的活动,也包括作为不同社会角色进行的活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是相互交融的,譬如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既充满了吃喝拉撒等生理性活动,也要根据社会角色从事不同的活动,同时,他还要与群体内人员共同完成过年过节等社会活动。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交叉重叠的点,便是节点。一些民间手工艺在这些节点上,往往能够将其功能和特点 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整个年节活动中,剪纸、年画、爆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它们在其他时间也有使用,不过在春节中却是用得最多且最盛的。所以,博物馆便可以将这几项民间手工艺组合起来,作为一个版块来展示民众生活,同时也可以通过表现民众生活场景,突出其中的民间手工艺。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从展示一个人的人生历程的角度出发,去展现某种民间手工艺。例如一个绣娘的生涯,通过她一生中童年的学习、青壮年时的不倦工作、老年对徒弟的教导,从而表现织绣的具体过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历史环境。如此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间手工艺展示时显得过于零碎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陈列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民间手工艺虽然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但是其中也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对民众生活做出相对完整的认识。
相较于以往的陈列分类,新的分类方式对民间手工艺的陈列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列理念必然要跟上它前进的步伐,共同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