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返回列表
粤剧“武探花”梁荫棠
作者:黄卫红  字号:【  
  在广州八和公墓,已故粤剧名家梁荫棠的墓碑之上,镌刻着“奇人奇艺,一代宗师”八个大字,这是对他生平艺术成就及其影响所作的高度概括。梁荫棠,这位粤剧艺坛上有“武探花”之称的著名演员,在珠江三角洲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更以饰演《赵子龙催归》一剧中的赵子龙一角享誉剧坛。
  梁荫棠原名梁荫雄,1913年出生在佛山普君墟一户贫民家庭,他自幼丧父,母亲靠打纱来维持日常艰难的生活。年仅7岁的梁荫棠不但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且因生活所迫,到茶楼当“洗碗仔”。旧社会的茶楼,每天都有女伶演唱粤曲,悦耳的乐曲,悠扬的唱腔引起梁荫棠极大兴趣。他经常一边洗碗一边跟着哼唱,长期耳濡目染,不但经常模仿着学唱一些曲子,还到祖庙集市买了一支廉价的喉管学着吹奏,为艰辛而又枯燥的打工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10岁时,母亲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五叔梁炳可怜他孤苦无依,把他从佛山接至广州一间店铺当小杂工,日间打工,夜宿柴房,饱受辛酸。柴房隔壁,住着—位通晓粤曲的“盲公”,梁荫棠就常向“盲公”学唱粤曲,得益不浅。粱荫棠成名后曾说过:“我有11个师傅,盲公是我第一个未正式拜师的师傅﹗”。他的堂兄是著名喉管演奏家梁秋,发现他不但嗓音雄亮,韵味醇浓,而且还会吹喉管,12岁那年,就把他领了出来,跟随自己在广州“新春秋”班学音乐。自此,梁荫棠与粤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转跟男花旦冯小非学艺,1年后,他终于在“钧天乐”剧团当上马旦,并改名为梁荫棠。由于勤学苦练,年纪小小的他,唱、做、念颇见功夫,均得前辈好评,也被人们亲昵地称为“鸡仔荫”。及后他又在“日月星”班学艺,为粤剧五大艺术流派之一“桂派”的创始人、金牌小武桂名扬赏识,收作门下弟子,专攻小武(文武生)行当。桂名扬对他要求极其严格,在名师的悉心栽培下,梁荫棠很快便在粤剧行初露头角。
  过去粤剧盛行武戏,为了演好有阳刚之气,作风硬朗的小武角色,梁荫棠还专门行三跪九叩之礼,拜著名国术师傅陈斗、程钧侠为师,学习气功和武功。练就了“卧刀床”、“心口碎大石” 、“火烧背”等绝技。十八岁时梁荫棠随剧团赴越南演出,当第三小武,兼做花旦戏。二十岁时,他有幸与与陈锦棠合作,成为他一生重大的转折。陈锦棠武功造诣很深,精通南北技艺,在粤剧界有“武状元”之称。他虚心拜陈锦棠为师,以过人的毅力刻苦学习,因而进步神速,当年就升任为正印小武。由于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将南派武术之精华及气功有机地融入小武表演艺术,精彩绝伦的武术真功夫使人耳目一新。他所演的首本戏《赵子龙催归》、《盗御马》、《周瑜归天》受到行内注目,梁荫棠之名迅速崛起。后再度跟桂名杨合作,又得桂的指点,演技再进。广州解放后,他与靓少佳组成“新世界粤剧团”。当时,其他的剧团无不是以生、旦、丑为台柱,而“新世界粤剧团”却以精通武艺的演员为台柱,创建了最具南派武打特色的粤剧团体。1952—1958年间,作为剧团正印小武,他先后为“胜寿年”、“冠南华”等名班台柱。1959年,他加入佛山地区粤剧团,更使他如鱼得水。粤剧在佛山地区群众基础深厚,在举办青年粤剧训练班的基础上,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青年粤剧团,率先在地区一级成立拥有九个演出团体的佛山粤剧院,并率先在港澳和世界各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得到周恩来、郭沫若、田汉等领导的嘉许。梁荫棠历任佛山地区粤剧团副团长、佛山地区粤剧院院长等职,言传身教,扶掖新秀,培养了曾慧、梁广洪等卓有成就的大批俊彦之才。他刻苦学习的作风,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感染和影响着一代代艺术青年,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梁萌棠曾任广东省第一至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佛山市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佛山市政协委员,中国同盟佛山市委员,佛山地区文联副主席等职。他积极参政议政,对我市的大政方针,尤其文化艺术工作方面提出过不少合理的建议。他十分珍惜人民给他的荣誉,所有证书都一直珍藏着。
梁荫棠演戏以小武为主,但在多年的实践中,他钻研过多种角色,戏路较广;他的武功以南派为主,充分发挥南派硬桥硬马和腰马功的特点,吸收北派腰腿功的长处,行内人尊称他“一哥”。他敢于打破过去粤剧十大行当表演程式的局限,博取众长,表演艺术多姿多彩,如少达子在《六国大封相》的坐车表演出色,梁荫棠就拜他为师;薛觉先是“万能泰斗”,戏路很广,梁荫棠又拜其为师;为了练好武功,他还虚心向周峰、周标等武术名师学习,“三节棍”、“单刀”、“醉拳”、“洪拳”、“蔡李佛拳”都耍得非常出色。每当剧团在戏院门口贴出“今晚梁荫棠加演三节棍”,立即全场爆满;他独树一帜的“锣边花”表演师从桂名杨,但青出于蓝,与锣鼓槌槌紧扣,更加干净利落,一直为人所称道;唱腔继承了桂名扬运腔不长,吐字清晰,节奏感强的特点,融合了新马师曾的韵味,何非凡的悠扬,形成了独具个性特色的小武腔。他从艺五十多年,成功塑造了武松、林冲、周瑜、杨令公、郭崇安、赵子龙等许多正气凛然、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形象,所演《七虎渡金滩》、《怒碎紫金牌》、《时迁盗甲》、《赵子龙催归》等名剧更是家喻户晓,脍灸人口,赢得“粤剧武探花”的美名。
  看过粤剧《赵子龙催归》的人,都会为饰演赵子龙的扮相、武功、唱腔而拍案叫绝。该剧原为“金牌小武”桂名扬的首本戏,梁荫棠在功架戏上注入南派武功,注重人物内心的刻划,动作快中见稳,稳中透劲,刚柔并济,表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翻生赵子龙”之誉,《赵子龙催归》从而成为他的代表作。1978年,梁荫棠以六十七岁高龄,重新整理演出了《赵子龙催归》。“甘露寺”一场,赵子龙踩着[锣边花]出场,然后以英姿勃勃的功架,与斩钉截铁的锣鼓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开始就先声夺人,那威武的气势紧紧吸引着观众。接着唱出的[霸腔滚花]字字铿锵:“俺赵云肩头上,放下了千斤重担,俺保得主公过江,要保得主公回还”。道出了他此行责任重大。当他发现甘露寺两旁甲兵四伏,内心自然十分焦急。这一段戏,梁荫棠气宇轩昂的亮相,利索的车身、做手,尤其在见到刘备时,背对观众,靠头盔、背旗的抖动来表现人物心急如焚的心情,比起师傅桂名杨也毫不逊色。“梁荫棠现代剧也表演得非常出色,如《九件衣》、《闹海记》、《节振国》等,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
  梁荫棠台上威武勇猛,正气凛然,台下一样嫉恶如仇。他年轻时常在广州陶陶居品茗,有一次,一群流氓来挑衅,他凭着过硬的真功夫,以一敌七,把这伙流氓打得哭爹叫娘。其中一人吓得慌忙从三楼窗口跳下逃走,梁荫棠眼观六路,一个箭步越过窗口,跳下去把他抓住。围观的群众看到这伙害群之马威风尽失,无不拍手称快。又有一次,梁荫棠演出后独自经过二沙头返回住地,背后突然窜出四个流氓持刀抢劫。只见他气定神闲,左一记南拳,右一下北蹆,把流氓通通打翻在地,这伙流氓马上跪下叩头求饶。至于他与国民党兵痞、澳门殖民地警痞等恶势力进行不懈抗争,更是有口皆碑。
  身为剧坛名家的他,梁荫棠虽然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徒弟学艺要求十分严格,但生活上却是关怀备至。尤其对出身贫困的跑龙套演员,每逢寒冬,他都会用自己的工资,买棉衣送给他们御寒。有两个祖籍广西的徒弟,成婚后没有再随团,当梁荫棠得知他们在当地生活非常困难,便每月给他们寄上生活费,直至临终之前,仍念念不忘交待小女儿梁智理继续完成它的心愿……。
  1979年9月,梁荫棠因病在佛山去世,粤剧界把他安葬在绿树成荫的广州粤剧艺人公墓——八和公墓。梁荫棠虽然去世已经三十年,但是,他精湛的艺术,高尚的艺德仍长驻人们心中。

参考资料:
1、(关键儿《“武探花”梁荫棠》,载《粤剧春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梁荫棠女儿梁智理、徒弟紫兰青口述资料。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

Copyright © 2018 佛山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