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返回列表
公众参与是“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作者:邝倩华  字号:【  
  6·10——首个文化遗产日在热烈中进行着,让人们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中拾掇起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碎片。
  “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全民的参与将是最有效的保护。兆祥黄公祠保护项目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而很大程度上,该项工程的保护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是其获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专员在颁获仪式上说:“兆祥黄公祠的修复证明了当地政府联合当地居民来支持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重要作用。这项工程的效果不仅仅突出了这座历史名城的丰富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是佛山的所有市民和整个社会都能从中获益。古老的公祠被赋予了新生。生气勃勃的文化和社会活动在被修复的建筑中熔为一体,给佛山市,广东省甚至整个中国的民众都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事实上,现在的兆祥黄公祠是粤剧博物馆的所在,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唱谈戏曲的会聚地。
  人的因素决定了一项保护工程的好坏。同样,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才是最有效的保护。全民提高保护意识,在参与中认识和保护文化遗产,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生活,才能达到最稳定、最有效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同样将人的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其指出:“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应努力确保创造、保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以及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积极地吸收他们参与管理。”
  种种事实都说明,人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载体,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开展保护项目及相关活动的时候,多考虑人的能动性,让保护项目或活动都有人的参与,最大限度受惠于民,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好处,从而达到人们主动、积极保护文化遗产的效果。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排除了人的参与,将无从“保护”。而人们在参与中保护、传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将是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

Copyright © 2018 佛山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