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
从历史上看,孔庙的发展,除具有祭祀孔子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教育与社会教育作用。位于佛山祖庙西南侧、始建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的佛山孔庙,过去就是一座纪念性建筑物和尊孔活动、儿童启蒙入学叩拜的场所。按过去传统习俗,儿童入学前,家长携同到孔庙,焚香叩拜,作开笔礼。(也有请私塾老师行开笔礼) 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孔庙,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几年来,佛山市博物馆在佛山孔庙举办学童开笔礼,通过这一既庄重而又活泼的仪式,对少年儿童进行尊师重道和勤奋学习的启蒙教育。
开笔,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开笔礼,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纪念形式,“寓教于乐”,留下美好的回忆。开笔礼仪式开始了,参加开笔礼的学童在一对中国传统吉祥动物--麒麟引路下,由启蒙老师带领步入孔庙殿堂,向孔子像鞠躬敬礼,听老师讲述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以好学著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孔子提倡忠孝仁爱,孝顺父母,尊养老者,诚信勤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言传身教,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老师掌握小朋友喜欢听故事的心理,以“黄香温席”“苏秦刺股”等典故,引导小朋友理解孔子提倡孝顺、勤奋的做人道理;以一句简明扼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孔子名言,勉励小朋友谦虚好学,奋发向上。小朋友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语调齐声朗诵起来,天真可爱的模样,引得在场家长观众一片欢笑。紧接着是最重要的礼式程序,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逐个轮着由德高望重、知书识礼的学者、教师手把手执毛笔教写“学业进步”描红条幅,从而标志着人生进入到一个学本领、学做人的新阶段。庄严的一刻给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是多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摸文笔——孔庙殿堂外两侧耸立着两支石文笔,笔锋向上,民间流传有“文笔指向天,定会出状元”之说,小朋友连上几级拥抱石文笔,有型有款,动作趣怪,家长们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欢声笑语,气氛热烈。参观佛山古今状元榜,用以激励少儿,学有榜样,奋发图强,报效父母,题名金榜。手拿“学业进步”吉祥语到已有百多岁的吉祥树许愿,祈求好好学习,修身齐家,为国争光;敲启智钟:每位小朋友将红绳系着的小铜钟拉响,铜钟声声,小朋友的情绪更加高涨,真的是“敲启智钟,目明耳聪, 茅塞顿开,创业建功”;也有道:“敲响启智钟,完美人生梦”。 老师用毛笔沾点朱砂在小朋友前额上点痣(智),意为“朱砂开痣(智),开启良知,大勇大智”;取状元井水,用状元巾洗脸,佛山人杰地灵,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广东共出过十四位文武状元,佛山就占了一半,说不准这些小朋友里面就是日后的高考状元;最后小朋友穿上博士袍,手握“学业进步”条幅,集体合照留念,高高兴兴地完成了开笔礼最后一个礼式程序。老师和家长继续带领小朋友参观祖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佛山黄飞鸿纪念馆等景点,观看黄飞鸿门人武术和狮艺表演,使开笔礼成为集参观学习、旅游实践的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活动。真可谓:孩子孝道,父母开心;少儿勤奋,家长放心;学业进步,和谐欢欣。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儒家学说:“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整个开笔礼仪式正是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小朋友的参与,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宣传启迪作用,所以深受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参加开笔礼的小朋友逐年增多,今年六月份曾创一天超三百人的记录,连广州、惠州、香港等地也有不少人士慕名前来或家长携带小朋友专程参加活动,孔庙现为进行开笔礼以及海内外人士纪念孔子和宣传儒家学说的重要场所,是佛山市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