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的起源与佛山醒狮研究
一、舞狮的起源
舞狮又称狮舞、狮子舞,耍狮子等,是源于中国,并广泛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各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一种集娱乐、武术、杂技、音乐、信仰、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舞狮由于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形式多样,对其起源的说法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下面就举出几种各地较流行的关于舞狮起源的传说:
1 、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 , 使者扬言,汉朝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来进贡,否则从此断绝邦交。大月氏国使臣走后,章帝先后选派三位勇士驯狮,均未成功。后来此狮子在一次狂性发作时,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了逃避罪责,于是将狮皮剥下,由一宫人和他的兄弟装扮成狮子,并由一人逗引起舞。这不但骗过了大月氏国的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耍狮子为国争了光,是避罪趋吉的象征,于是仿作狮头、狮皮,表演狮子舞,自此狮子舞得以流行开来。
2 、舞狮的起源与一场狮象大战有关。据《宋书·宗悫传》记载,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465 年),宋朝交州刺史檀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迈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常规兵器的敌方难以接近,南宋军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出了个妙计,他说,听闻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例外,于是用布、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以五颜六色,又特别加大头和口,乍一看去,形状着实可怕。每一头狮由两人合舞,隐伏在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当两军再次交战时,敌人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弩手压住阵脚,同时放出了假狮子,这群雄狮,一个个张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地直奔大象。大象一见到这突如其来凶猛非常的群狮,竟吓得掉头乱跑,宗悫又趁机指挥士兵万弩齐发,受惊的大象登时没命地向四方奔逃,不少跌到陷阱里,人象俱被活捉,还有些反奔己阵,把自己军队的阵形也冲乱了。宗悫趁机指挥大军猛攻,使敌军全线崩溃,顺利占领了林邑。从此舞狮先在军中流行,然后又传到了民间。
3 、在醒狮的发源地广东佛山,有这样一个舞狮起源的传说:在古代佛山,有一只独角怪兽,眼大口阔,常常夜出糟蹋农作物,残害牲畜,弄得鸡犬不宁,于是众人商议要用百兽之王狮子来吓跑怪兽,用竹蔑、彩纸制成狮头,用彩布制成狮尾,带上锣鼓,挑选强壮精悍的小伙子埋伏在怪兽出没的地方,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向怪兽冲去,吓跑了怪兽,自此以后,舞狮驱邪之风便相沿成习了。
4 、相传周朝姜太公封神时,有些神没有被封上,一怒之下,便到人间散发瘟疫,玉皇大帝命狮子下凡,扑灭瘟疫,功成之后,得封狮王。于是人们认为狮子可以驱走瘟疫,慢慢地就形成了舞狮驱疫的风俗了。类似的传说还有,狮子在天上干了坏事,被玉皇大帝斩了,王母娘娘可怜它,就给它身上披了一块能避邪的红布,舞狮的兴起主要就是因它身上披了王母所赐的一块可以避邪的红布
5 、在广东揭西民间,也有当地的关于舞狮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大地上风和日丽,山花烂漫,自由自在,一如仙境。一天忽然从天上飞来一只金毛狮子,独霸大地,伤噬万类,欢乐的大地顿时陷于死寂。大慈大悲的西天佛祖见状,为了普救众生,指派沙和尚下凡,施展神通,制服金狮,命令它皈依佛法,为众生造福。金狮依法,与灵猴为友,每年春节前夕即至,为众生驱除灾病瘟疫,岁岁如是,遂成舞狮的风俗。
上述各种舞狮起源的传说在其流行地域内都得到了当地的认同,并在当地文化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从这些舞狮的传说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个共同特征:第一,舞狮是一种面具文化;第二,舞狮的起源与避邪驱疫有关。
要探讨舞狮的起源,必然要先弄清中华狮文化的起源。狮子多产于非洲、西亚、南美等地,埃及早在公元前 3500 年的加尔采文化末期就已创作出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狮子雕刻作品,约建于公元前 2650 年的哈夫拉王朝的狮身人面像,开创了以石狮作为陵墓守护的先河。从残留在古巴比伦城神庙中的加喜特王梅利什派克二世界碑浮雕(公元前 12 世纪)中,可以找到带翼的狮子 。源于印度的佛教兴起后,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护法之物,成为神力和王权的象征。在迦什米尔发现的梵文佛经残卷中也记载:“释迦佛出生时,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也说:“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侍列门侧。”由此可知狮子在佛教中作为护法灵兽的崇高地位。在古代中亚的波斯、大食(阿拉伯)等国狮子崇拜也很盛行 。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中,曾发现过几十万年前的古狮化石,后来由于冰河的原因,古狮才在中国灭绝。但据现存古代文献,找不到中国产狮的记载,历代学者都众口一辞,肯定狮从西域来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中亚、西亚等地狮和狮文化的传入创造了条件。现所知最早狮子传入的记载当属班固《汉书·西域传》了,其中写道:“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可见西汉时已有狮子传入。到了东汉,此类记载更多,如《后汉书》卷 3 就有汉章帝章和元年(87 年),月氏国献狮子,二年( 88 年)安息国献狮子等记载。随后历代都有贡狮记录,直至清代康熙十七年( 1678 年)葡萄牙使臣本托·白垒拉( Bento Pereira )贡非洲狮为止。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的狮子崇拜也传入了中国,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西域诸国贡献真狮的影响。佛教中作为护法灵兽的狮子王是有较固定的狮相的,如《涅槃经》卷 25 记载狮相为:“方颊巨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眉高而广,口鼻方,齿齐而利,吐赤白舌,双耳高上,修脊细腰,其腹不现,六牙长尾,鬃发光润,自知气力,牙爪锋芒,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 ”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作为佛教中王权象征和护法灵兽的狮子崇拜也逐步融入中国文化,佛教的狮相也开始中国化,加入了中国灵兽麒麟、龙、凤等特征,保持威严尊贵的同时加入了许多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如《镇座石狮子赋》中描述唐代石狮为:威百城,褰帷见之而增惧。坐镇千里,伏猛无劳于武张。有足不攫,若知其豢扰;有齿不噬,更表于循良。”已经完全是威而不怒的中国狮子形象了。这种中国化趋势,使得狮崇拜中的狮相与作为帝王贡品的真狮有很大的不同。由此也曾引起了古代中国人的不解,如北魏使者宋云六世纪初在跋提国(今 Balkh )见到真狮时,十分惊奇地说:“观其意气雄猛,中国所画,莫参其仪。” 有一种说法认为,狮和狮崇拜刚传入中国时,由于真狮子作为皇家贡品,很少人能见到,因此画狮者多据别人口传描述而作,加入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内容,使狮崇拜中的狮子变得神似而非形似。笔者认为这不是真狮和狮崇拜两者形象不同的主要原因,因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真狮子的描述中,有较高的纪实性 。这说明真狮形象和狮崇拜形象一开始就在中国走着一条并行发展道路。真狮子在中国经常遭到历代帝王的“却贡”,也就是把狮子宣布为不受欢迎的动物而遣返的待遇,而狮崇拜却在中国适应中华文化而大放异彩。
汉代以来,作为王权象征,护法灵兽的西域狮崇拜的传入为舞狮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舞狮真正产生应与中国古老的傩舞有关。舞狮应该是传入中国的西域狮子崇拜与中国固有的驱鬼逐疫的傩舞相互影响的产物。
傩是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先民为驱鬼酬神、消灾辟邪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傩舞是古代举行傩祭时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至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盛大,有“方相舞”、 “十二兽神舞”等名目,舞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表现驱鬼逐疫的内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的佛教与傩结合起来,产生了佛傩结合的傩队。如《荆楚岁时记》所记的“荆楚傩舞”,十二月初八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腊八,相传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此处“金刚力士”是否指佛教的金刚力士有待考证,但“胡头”应是从西域传来 。
舞狮是受汉代出现的“十二兽神舞”等傩舞和魏晋以来佛、傩结合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西域狮子崇拜的护法驱魔与傩文化中的驱鬼逐疫有重要的共通之处,这也是两者发生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傩的主要特点有三: 1 、以驱鬼逐疫为主题。 2 、使用假面具,或披兽皮等。 3 、有傩舞、傩戏表演,由单纯驱疫逐步向驱疫、娱人方面发展。这些特点也正是舞狮所具有的特点,只是舞狮的娱人方面发展的更快一些。前文提及的各种关于舞狮起源的传说也证明了这点。
此外,舞狮和傩还有许多相类之处。就拿舞狮所用的锣、鼓、钹三种敲击乐器来说,鼓和锣都是傩乐的基本乐器。尤其是鼓,是指挥驱傩活动的号今,也是第一个傩乐器。早在东汉高诱《吕氏春秋·秋冬纪》“命有司大傩”句注中,就有“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的记载。在广西重要傩戏师公戏中,也有“蜂鼓不响不开腔”的规矩。锣与鼓的搭配出现在唐代的傩乐中,如《唐人勾栏图》中描述庙会的“障中挝鼓外击锣。”宋代以后逐渐流行,如宋代梅尧臣《除夜雪》的“击鼓人驱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和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中所说“打夜胡”时的“敲锣击鼓” 等记载。舞狮中鼓手也是整个狮队的指挥者。舞狮中的钹来源于古代佛教法器,声音尖而清脆,正处于鼓声和锣声的谐音地位,作为调和者。
流行于中国各地狮队沿门拜年辟邪的习俗也与傩俗中的丐傩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所谓丐傩,是指以驱傩的名义乞讨的乞丐。他们多采用沿门逐疫的形式,如唐宋的打野胡和明清的急脚子,甚至莲花落、打莲厢、龙舟歌等都与丐傩艺术不可分离。丐傩艺术是近现代出现的众多戏剧形式,如评剧、越剧、黄梅戏等的发展基础之一。
在舞狮的狮子点睛仪式中,过去都用鸡血点睛,而不是现在所用的朱砂。鸡血点睛的习俗就来源于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磔牲傩俗,是驱疫辟邪的重要手段。磔鸡习俗,先秦就有,但专门磔鸡,不磔其它,始于曹魏明帝,以后又发展出专磔雄鸡的习俗。鸡血涂于门,可御鬼于门外,涂于器物,器物就会有灵气,杀鸡、取血、涂物的傩俗,在越南、日本、朝鲜的傩俗中也普遍流行。有些地方狮子点睛仪式中的撒圣水、撒五谷仪式也与古代周傩中的舍萌(撒菜牙)和秦、汉傩中的撒豆播谷以辟邪的傩仪一脉相承。
舞狮中的狮头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各地傩面具吞口之中。“吞口,吞口,吞鬼之口。”吞口傩面具以有一张大口为特征,有的大嘴里伸出一条舌头,有的嘴里咬着一把斩鬼金剑,也有的在口中咬着一颗红果等,吞口的大口形象意谓着可以食鬼魅,灭鬼疫。中国南方醒狮采青时吞青、吐青,似乎也带有吞掉凶邪,吐露吉祥的寓意。韩国狮子舞中,狮子叼小孩辟邪也似乎与吞口傩俗有关。
一般认为,舞狮自唐代以来开始广泛流行,有关唐代舞狮的文献记载也较多。著名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万里来。”把一个酷似现代北狮的狮子形象勾勒的唯妙唯肖。唐代最著名的舞狮就是“五方狮子舞”,该舞是盛唐时皇宫中专为皇帝准备的一种狮舞。据《新唐书·音乐志》记载: “ 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 ” 唐·杜佑《通典》卷 146 《乐六·坐立部伎》也记载:“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师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可见此种舞狮规模宏大,并有严格的规制和舞法。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因违禁舞黄狮子(五方狮子舞之一)一事,被贬官济州。此事在唐·薛用弱撰的《集异记·王维》,宋·王谠的《唐语林》卷五中都有记述。一些学者认为“五方狮子舞”是专为皇帝宴饮时的舞蹈,似乎与傩俗无关。其实不然,在唐代的开元傩制中,常常把傩与乐舞结合起来,如唐玄宗本人曾让四名方相站四角,为兰陵王舞在当中作伴,把傩和乐舞合二为一。在晚唐傩制中,傩仪中的文艺表演成分更大,狮子舞也是傩仪中的表演节目之一。 因此“五方狮子舞”可能和宫庭傩仪有密切的联系,也可能与傩仪中历史悠久的“跳五方”有一定的关系。
宋代以后舞狮在各地更为普及,从宋代流传下来的《百子嬉春图》中的舞狮情景看,与现代舞狮已非常相似了。但舞狮与傩的关系一直相当密切,如河北武安早期的《打黄鬼》社火傩舞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明代湖北蕲州有 72 家傩班,当时的学者顾景星在《蕲州志》中详细介绍了蕲州傩仪,其中便提到有西凉狮子舞。清代江西务源县亦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的说法,可见当时傩班的兴盛程度。在甘肃静宁县农村的烧社火、断瘟神和安徽贵池的傩仪中都有舞狮出现。此类狮、傩同现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舞狮与古傩仪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娱人功能长足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而古傩在向现代傩转化的过程中,娱神的成份逐渐减弱,娱人的成份越来越强,许多地方发展出了傩戏。但与舞狮比起来,其娱乐性和普及性有很大差距,仍带有明显的驱疫娱神的特征。正因为舞狮娱人和傩仪娱神的不同发展路向,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果:舞狮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欢迎,逐步走向了世界,甚至走回了狮子崇拜的发源地印度和中亚;源于中国,曾在东亚地区广泛流行的傩却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式微,成为了历史的“活化石”,濒临灭绝。这已引起了东亚各国的重视,纷纷表示要保护好这份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瑰宝。
二、佛山醒狮研究
佛山醒狮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的资料可查,从人类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佛山醒狮受中原狮艺的影响是没有疑问的,是中原狮文化与岭南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就连“醒狮”、“采青”这些独特的名词也与南派武术传统紧密相连。据传“醒狮”之名来源于清初火烧南少林的故事。清初不少反清志士和武林人士聚集于福建泉州的南少林,清军火烧南少林后,部分志士逃到广东,继续进行反清活动,“醒狮”就是暗示国人警醒之意,“采青”是“踩清”的谐音,含有反清的寓意。佛山是公认的岭南醒狮的发源地,佛山与香港、新加坡等一道,是醒狮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研究佛山醒狮,对了解南狮的起源、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佛山狮艺的特点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活动。醒狮的步法完全采用武术之四平马、子午马、丁字马、麒麟步、跳步等,传统舞法主要有狮子出洞,过山(上山)、狮子滚球、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狮子采青等。采青是舞狮的高潮,采青舞法极为丰富多彩,如地青、水青、蟹青、蛇青、桥底青、板凳青等以及门类繁多的采高青:有“企膊”采高青、叠罗汉采高青,爬竿采高青、飞铊采高青等,近年来还创造出技艺高超的桩上采青。所谓 “青”,是一小捆生菜,扎上利是,香烟等,根据采青形式的不同,放置到不同的地方。一则代表吉祥、生猛、好运,二则也作为对舞狮者的奖赏。佛山习俗,采青最好一次顺利采到,狮子食青后要 “吐青”,吐出的 “青”抛向事主,以示吉利。下面以狮子出洞和飞铊采高青为例来简要介绍一下:传统狮子出洞的大致套路如下,(一)狮子睡醒后出洞观望、舐身等,(二)下山觅食,狮子数跳跳下山,然后缓步慢行经过丛林,(三)采地青,狮子缓行中发现青(食物),即四处观望又恐是猎人所设的诱饵,不敢即食,此处把狮子那种喜、疑相间的矛盾心理通过狮子的表情表现出来。(四)饱睡,滚球、回山。狮子吞青后吐出“青”,坐地斜卧,舐遍全身,摇摇欲睡,睡又醒、醒又睡,在朦胧中吐球玩耍,然后起身回山。有关狮子出洞的玩法还很多,不过其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有一些小的增减。飞铊采高青是佛山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黄飞鸿最擅长的采青方式,属于高难度的采青方式之一,飞铊类似于武术中的绳标,前为一个有棱的尖铁锤,后拴一根长绳。采青的时候飞铊从狮口中飞出,缠住所采之青,然后带回狮口中,这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做到。
醒狮的发展大致是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走钢丝,腾空跳等,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有的已接近 3 米,这对舞者的武术功底、表演艺术甚而杂技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观赏性也越来越强。
醒狮有锣、鼓、钹三种敲击乐器相配,其中鼓手是舞狮的指挥者。醒狮的大鼓以牛皮制成,中空木桶形,声音宏亮,此类鼓很早就被用于军事。醒狮的铜锣有大有小,大者直径可达 50 公分,重达20多公斤,现在使用的一般都较小了。击鼓的技法、姿态、节奏变化花样繁多,观看优秀锣鼓手的表演,简直就是很高的艺术享受。鼓的打法有“三星”、 “五星”和“七星”之分,“五星”鼓又称梅花鼓,此外还有“混合鼓”的打法,鼓法根据需要而有所变化,颇为讲究。
2、佛山狮头扎作艺术
佛山狮头历史悠久,是佛山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狮头扎作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开始兴盛了,清末还有专门的狮头行,比较有名的店铺如黎祥兴(纪岗街)、黎祥泰(水巷口)、忠诚泰等,其中以黎家技艺最精, 1959 年黎华扎作的狮头就荣获了广东省工艺创作评选会金质奖章和奖状。建国后较著名的老艺人如黎勤、黎海、黎纬等。佛山狮头不仅为省内外城乡群众所喜爱,还远销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狮头扎作继续保持传统优势,是佛山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出口产品之一。
中国北方的狮子以写实为基础,舞狮时见狮不见人,狮子的结构、色彩、装饰都尽量模仿真狮;而醒狮则以神似为基础,狮子的艺术形象较夸张。佛山狮头的扎作主要分扎作、扑纸、写色和装饰四大工序: 1 、扎作工艺 扎作强调突出佛山狮头的特点,如狮额分为饱额狮和凸额狮,狮背要宽,口大而带笑,眼大明亮,杏鼻、明牙震利,角的种类繁多。佛山狮主要以竹笏为原料,过去多采用广东清远的大立青笏和广宁南街笏。佛山狮头牢固、结实、耐用,每个狮头都可承受 10 倍于自己重量的外来压力不变形,而狮头的重量却一般都不超过 10 斤,是名副其实的坚固耐用,轻巧灵活。 2 、扑纸工艺 以纱纸、纱绸为原料进行扑制,一只狮头一般要扑六层纱纸,其操作方法对配浆、上浆、纸张等要求都较高,好的狮头表面平滑,线条圆滑匀称,坚硬结实。 3 、狮头的写色 佛山狮头十分强调图案的装饰和写色的手感效果,狮头图案以“草尾图案”为基调,着重强调吉祥如意的喜庆主题。佛山狮头的颜色以红、黄、绿等原色为主,以黑色做调和,颜色鲜艳、喜庆气氛浓郁。狮头颜色还可以表现狮子的性格,如红狮关公面、黑狮张飞面,五彩刘备面,还有二花面等,颜色不同,狮子的性格也不同。狮头的写色工具是毛笔,一笔一划,一点一线都包含了艺人们多年的功夫。 4 、狮头的配套装饰 佛山狮头十分强调装饰效果,狮头装饰的主要材料是兔毛、马鬃毛、五彩绒球,镜子,金胶片等,分别装饰在狮子的眉、眼、鼻、口、角,下颌等各个部位,使醒狮更加勇猛、生动。
“狮被”是狮身艺术形态的象征,以绸缎、化纤等为原料,各种颜色相互搭配。“狮被”是醒狮与北方狮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摆脱模仿真狮的局限性,使醒狮比北方狮子表现力更丰富,更生动活泼。佛山狮头扎作还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戏剧人物脸谱应用到狮头制作上来,如前述的张飞狮,黑色铁角,牙擦须,饰以黑色绒球,给人一种凶悍骁勇,威武刚强的气势。又如著名的佛山黄飞鸿狮,青鼻、铁角,长须,黑白相间,显示了其威中带仁的性格特征。
3、佛山醒狮的发展情况
佛山一带,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开张庆典,大型演出,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以喻吉祥和驱邪,这个习俗遍布城乡,历久不衰,并且不断有新发展。据寓居香港的著名武术家邵汉生先生回忆,佛山舞狮在光绪年间就十分兴盛,当时的南海大沥狮会,一天中各地来祝贺的狮子超过二百头,南海官窑的生菜会一天出狮也超过一百多。光绪年间,黄飞鸿的得意弟子梁宽舞狮以威猛而著称于世,民国初年以鹤山的冯庚长声誉最高,民国三年( 1914 年)广东出现了空前水灾,冯庚长率师徒在香港及南洋各地巡回演出,精湛的狮艺,受到各地热烈欢迎,筹得善款百万。抗日战争( 1937-1945 )时期,兼收梁、冯二派精华的侠拳名家邓锦涛名重一时。佛山在清末民初是盛极一时的南国武术之乡,其流派之多,名家之众,流传海外之广实属罕见。当时众多的武馆都有自己的狮会组织,并形成了一套狮会礼俗,如两狮相遇,狮遇喜庆、狮遇丧事礼俗等。
建国后,遍布城乡的舞狮活动仍普遍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狮、武术的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间舞狮武术活动又开始逐步恢复,政府也把舞狮作为群众体育活动和与海外联系的文化纽带之一加以提倡,舞狮活动发展十分迅速,在南海城乡,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的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更是走上街头采青、巡演。佛山黄飞鸿纪念馆醒狮队春节期间在佛山祖庙连续不断地表演,一天二十多场,场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每当舞到精彩处,许多人自愿把一封封利是放入狮口之中,并拍拍狮头,以求吉利,围观的小孩子,兴高采烈地逗着小狮子玩,此种吉祥喜庆的舞狮活动,已成为佛山春节文化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伴随着醒狮活动的普及,各种舞狮大赛不断,佛山也出现了一批有实力夺取世界狮王称号的优秀队伍,近年来舞狮运动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竞技化,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级、国家级龙狮裁判,他们经常出国传授和交流舞狮技艺,为醒狮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明清以来随着华人的外迁,舞狮传到了世界各地,据走遍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国际知名武术家赵志凌先生讲,世界上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舞狮运动。近十多年来,许多东南亚国家将舞狮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1995 年 1 月“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成立,同年 12 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也加入了国际总会。佛山作为醒狮的发源地也成立了较大规模的龙狮运动协会,舞狮队的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 1999 年佛山醒狮团的 40 头醒狮代表南狮参加了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天安门广场文艺汇演,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2001 年中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佛山四百头醒狮参加了开幕表演,醒狮成为九运会的吉祥物。 2001 年南海大沥正月十四的“百狮盛会”,前来祝庆的狮子超过八百头,可见佛山醒狮的普及程度。现在佛山各级龙狮组织都为争取舞狮运动早日进入奥运会而不懈地努力着。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狮这种集娱乐、竞技为一体的中国优秀传统国粹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注释:
1、香港《新晚报》舞狮资料,佛山市博物馆藏
2、朱国荣:《中国狮子雕塑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6 年版,
3、4、王宾等编:《狮在华夏——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36 页
5、《全唐文》,卷 400 。
6、杨之:《洛阳伽蓝记》,卷 5 。
7、同3 , 138 页
8、钱弗:《傩俗史》,广西民族出版社等 2000 年版, 36 页。
9、朱东润:《梅戈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1141 页。
10、《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11、康保成:《沿门逐疫“”初探》,载上海《戏剧艺术》 1990 年 3 期, 25-34 页。
12、同8 ,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