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州市政府大力宣传的文物保护有关知识和法规日渐深入民心,连州镇、东陂镇部分村落悄然兴起自发筹资修复古建筑的热潮。 沙坊村是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其开基祖石文德是五代后唐水部员外郎。据沙坊村石氏族谱记载,石文德好读诗书且聪明过人,二十岁左右读范晔《后汉书》,即摘录其中语病一百多条并为之辨正。楚王重其才,授水部员外郎,并授予文德家乡号为“儒林坊”。石文德年老仕归后定居于沙坊,重教兴学,往后世代繁衍于此,至今已过千年。 村内现在存留下来的旧屋约有四五十座,大多已有一两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村头的“五代楚水部石公祠”是宋代时石族人为纪念石文德而建。 现今,沙坊村村民在古村外选址兴建新房,古村前左右两边是清一色的新建筑和水泥巷道,而散发着古韵的古村一直保存较为完好。据村中老者石平介绍,他家也在上世纪80年代在古村外建了新房子,但旧房子一直舍不得拆掉。他说:“旧房子是祖宗留
在番禺宝墨园,广东省内最大规模的蜡像馆———龙图馆也在春节期间开门迎客。这是一个展示大清官包公的蜡像馆,“铡美案”、“打龙袍”、“怒弹国丈”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组蜡像群阵容鼎盛,由56个人物组成,个个形象逼真,几乎让人难分真假。据了解,蜡像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有真人作为模特。制作技术也极为讲究,人物的毛发是用人工一根一根栽植的。
春节期间,广州的各大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接踵而至。市民要是有兴致,不妨到这些地方去品一品中国文化精粹的魅力。 日前,《粤彩莲花》广彩展在陈家祠举行。这次民间艺术的大展展出了广东首批7位“优秀民间艺术师”中唯一的广彩大师余培的近百件作品,堪称这位在广彩业界耕耘60年,被誉为最老“行尊”近年创作的全景展示。观众可以从中仔细品味广彩传统的“工笔图案”、“兽口”独有的韵味。 此次展览中的一大亮点,是书画大师与广彩艺术的完美融合。杨之光、陈永锵、陈金章、李卓祺等名家,第一次在瓷器上绘上山水、人物、花鸟,或者书以行、楷、隶、草,使得这些作品与人们传统印象中广彩的“金碧辉煌”大相径庭。据主办方介绍,这种工艺在当代广彩中还是首创。
2005年1月15日上午,《东莞移动•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历年出土明代官窑瓷器精品展》在东莞市博物馆隆重开幕,东莞市文化局、市博物馆领导及香港和珠三角各地市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同行们出席了剪彩仪式。 此次展览的瓷器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在我国著名古陶瓷考古家、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先生的带领下历经数十年抢救发掘,艰辛整理修复而成的官窑瓷器千余件中挑选的199件最具代表性和最能反映当时景德镇官窑烧造水平的经典之作,更有一些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明代官窑瓷器孤品,它们都是研究鉴赏该时期官窑瓷器最权威、最可靠、最翔实的断代标尺。此次活动是广东乃至岭南地区官窑古陶瓷系列化展示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一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性。 当天下午在博物馆五楼举行的“景德镇明代官窑研究的新成果”专题讲座上,刘新圆所长向来自珠三角各地市
12月2日上午,为期四天的“广东文博事业与文化大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深圳迎宾馆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及代表们针对我省文博事业与文化大省建设的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总结了过去在文物保护、文物征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博事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强烈要求。我馆张辉辉以《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一个支点》为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程宜、黄虹、黄晓蕙、王海娜也各自在小组中以文物鉴定、民俗文物征集、博物馆的管理体制等问题作了认真发言。他们的发言引起与会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对我馆目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由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联合主办的《誓把民情写万回——黄少强人物画作品展》于2004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同时举行黄少强家属捐赠黄少强作品仪式。 黄少强是佛山南海官窑人,早年曾在佛山从事美术及教学活动,是一位以“谱家国哀愁,写民间疾苦”的人物画而独树一帜的平民画家,他提出“到民间去”的创作思想,经常深入街巷市井劳动人民居住的地方获取素材。他于1930年入选“比利时万国博览会”的作品《穷途自赏》,画的是佛山街头一个以卖唱为生的乞妇,他以折衷中西的写实手法,使一个失明的乞妇以如诉如泣的弦音去演绎她苦难沧桑的生命故事。他的画作《观澜街上》、《打石工》、《挑夫》等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佛山民生状况的写实。黄少强的画室《碧桐精舍》在佛山美术学院旧址,他的另一画室《舞叶山房》在佛山莲花路大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内,有他设立的《止庐画塾》,著名雕塑家、广
2004年11月5日上午,广东省博物馆内人头攒动,当代石湾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艺大师济济一堂,揭开了《石湾窑大师作品选》首发式的序幕。 首发式活动简洁而隆重。仪式由广东省博物馆主持,首先向捐赠作品的大师、陶艺家颁发证书,再由肖洽龙馆长致辞,然后向同行单位赠书。最后环节是19位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为《石湾窑大师作品选》签名,将全场气氛掀到最高潮。出席该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严建强,广东省陶瓷协会会长陈衡,广东省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环,广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邹伟初,广东佛山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斌、佛山陶瓷行业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会长、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月华,佛山陶城报社原董事长刘孟函以及省、市各级文博单位同行和陶瓷艺术界的陶艺家、收藏家等。 石湾的艺术陶瓷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称为“石湾公仔”,是我国
深圳市博物馆近日宣布,全国首个改革开放博物馆有望于2006年6月份与观众见面. 目前,该馆已经完成土建和外装修工程,5位专家历时一年半编写的展览脚本目前已经完成,并将广泛征求民意。 博物馆共占地32000平方米,气势恢弘,并将采用高科技手段,在馆内还原大型的改革开放历史场景。这个博物馆将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展示改革开放史的博物馆,并将随历史的进程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 博物馆目前征集到的实物有1500多件套,照片有2000多张。从目前征集的情况来看,一批非常珍贵的改革开放资料将会展出,这包括邓小平到深圳视察时坐的中巴,内地的第一张股票,内地第一份引进外资的合同,还有当时内地首次进行土地拍卖时所用的槌。(摘自2004年10月22日《中国文物报》)
2004年11月2日上午,广东省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来自草原的青铜艺术——鄂尔多斯青铜器展》,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厅举行开展仪式。该展览由鄂尔多斯博物馆提供的850件文物,集中代表了鄂尔多斯青铜器艺术精华。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鄂尔多斯草原游牧生活形态、青铜器的技术和艺术风格,同时更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交流和馆际交流。展期从11月2日至2005年2月28日。
2004年10月28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举行陈氏书院落成110周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建馆45周年暨《杨铨、商承祚捐献文物展》、《馆藏青花瓷器精品展》庆典活动。主办单位除准备了丰富的展览作为庆典活动的主题外,还邀请了书法家陆正平先生即席表演了倒笔书法,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供稿:黄玉冰)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