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岭南画院、东莞市书画院、东莞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袁赤峰中国画展,于5月14日至23日在东莞可园博物馆举行。本次画展共展出作者迁居东莞10多年来精心创作的国画作品100多幅。所展作品以人物为主,兼及山水、花鸟。(摘自《中国文化报》)
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了反映我省军民抗日救国的重要史料和宣传爱国统一战线、英勇抗击外敌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省博物馆于5月28日在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魂系中华——抗日爱国将领李汉魂长女捐赠文物史料展》。省人民政府江海燕副秘书长、省文化厅曹淳亮厅长、景李虎副厅长和李汉魂将军长女李浈女士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省博物馆向李浈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 今年4月间,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联系,抗日爱国将领李汉魂的长女李浈女士将收藏的一批珍贵文物史料捐赠给省博物馆,这些史料包括当年国民政府颁发的委任状和委任手令、李汉魂的来往信件和大量的历史照片以及反映当年广东赈济委员会与广东儿童教养院情况的影片等。最难能可贵的是李汉魂在战场上写给夫人的4封信,信中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惨烈,揭露了日军违反国际公约在河南、江西战场上使用毒气的铁的事实。这些史料弥足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一个装载珍品的容器”,将装载怎样的珍品,以怎样高品位的展览迎接观众?就此,省博物馆于5月25日召开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概念性设计策划书》专家咨询会。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文物处和省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及全省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等领域资深望重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作为广东省“十五”期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要求新馆在外形设计和内部功能上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省博物馆成立了新馆陈列展览筹展领导小组,发动全馆力量,几易其稿,编写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概念性设计策划书(讨论稿)》。会上,专家们从专业性、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艺术性等方面对新馆陈列展览进行论证,并全面讨论新馆陈列展览主旨、内容及其实施构想,各个展览的理由和依据。(资料来源: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广东省博物馆承办,5月18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内组织了珠三角文博单位共同参与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广东美术馆、珠海市博物馆、孙中山故居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等十数间省内各大博物馆参加了这次活动。举办方推出了“粤港澳博物馆图片展和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省文物界权威的鉴定专家们在现场免费为市民鉴定文物;同时还围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如何运用博物馆的平台,推进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举办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各地博物馆专业人员认真探讨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等专业问题,并介绍了各馆在“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情况。佛山市博物馆代表也详尽介绍了今年佛山市五区联动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情况,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
现场品尝热乎乎的南越王点心;盲人可通过触摸文物仿品“看”展;祖孙三代演示儿时玩具,讲述玩具的故事……5月14日,2005年广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广州艺博院广场亮相。届时,广州市属及区县文博单位、行业博物馆、民间办博物馆及港澳地区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将带着各自的“绝活”登场。市民可以观、玩、演、吃等方式参与活动,阅尽历史,品味文化。 享御点捏胶泥品味饮食文化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的国际博览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Museums bridging cultures)。今年的广州国际博物馆日将由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博学会联合主办,今年的活动将尤其突出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沟通。 5月14日,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几十场活动广场活动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推出“南越盛宴”等节目。“南越盛宴”以南越王宴及南越王墓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陈云生平业绩展———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5月12日起将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展出,据悉,本展为广东首个表现陈云伟大一生的展览。 陈云同志(1905.6.13~1995.4.10)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他长期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与上海青浦陈云故居纪念馆于12日至6月30日在农讲所纪念馆展出《陈云生平业绩展———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展。展览共分七个部分,包括300多件文物照片,文物中有陈云同志在广东温泉宾馆用过的小茶杯、碟、瓷笔筒、瓷台灯,陈云同志视察广东时用过的沙发、屏风以及视察中国贸易中心(今广交会)的照片,陈云同志在海南西联农场的题词等,《扩大传达和讨论陈云等同志讲话的范围通知》、陈云关于《提供
在最近的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文物专家发现,书画双绝,创瘦金体,绘工笔花鸟的宋徽宗当年的一方御赐石砚,使番禺多了一处“宝砚堂”。 “陈尚书祠”建于明代</strong> “宝砚堂”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沙圩西大街的“陈尚书祠”。该祠为奉祀沙圩陈氏始祖陈显而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距今已经有453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354.7平方米。门前有一广场,占地面积1672平方米。村中老居民告诉记者,原来祠堂东西两侧都有旗杆夹,一共6个,可惜现在旗杆夹都已不存。头门东西两侧有青云巷直通后花园,上方的石横匾,分别阳刻着两个遒劲的楷体字,东为“擎天”,西为“洗日”。 这座祠堂是一组三进二天井的建筑群。一进门面,宽三间,16.4米,进深二间,7.8米,大门前一对花岗岩石狮子威武雄壮,是典型的岭南石狮工艺,梁架和斗拱上木雕精美。二进大堂,面宽三间,16.4
广东省第三届陶瓷(清代)藏品联展从5月1日起至25日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展出2天,前去观赏的市民已达1000多人次。据了解,今年“五一”长假,许多市民选择了到博物馆游览。 由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省收藏家协会、省古玩协会、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社科联等单位举办的这次联展,网罗了广州、中山、潮州、茂名、顺德、东莞、香港、澳门等地收藏家的230多件清朝陶瓷精品,其中既有清朝康、雍、乾三代的精品瓷器,也有清朝历代的官窑瓷器,而且不乏景德镇的釉上彩、单色釉、釉下彩、仿古瓷和佛山石湾的陶瓷、福建德化的白瓷等,展品品种丰富,艺术鉴赏价值较高。整个展览分为“清代三代的青花瓷”,“缤纷悦目的五彩瓷”、“美丽柔和的粉彩瓷”、“相互斗艳的斗彩瓷”、“金碧辉煌的广彩瓷”、“众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六大部分。(资料来源:中山文化信息网)
由沈阳故宫与广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清代皇帝皇后服饰展》在广州博物馆专题陈列厅展出,时间从4月25日至7月,共展出皇帝、后妃以及皇子宗室所用的服饰80多件(套),这些服饰多属皇帝、后妃以及皇子宗室所用,许多文物是在国内首次展出。 这次展出的服饰侧重于皇帝皇后的朝服和日常服饰。彩绣平金龙皇后朝服是皇后在宫廷举行册封、寿辰等重大庆典和祭祀典礼时穿用的。它由朝袍、朝褂、朝裙三件组成,石青缎衣表上绣五彩金龙文,前后身立龙各两条,下幅绣八宝立水。该皇后朝服为首次在国内展出,难得一见。 据专家介绍,清代宫廷服饰衣料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生产的优质丝织品为面料,即江宁(南京)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据史料记载,为皇帝皇后织造一件鹅黄缎细绣五彩云水金龙袍,每件工料银合计为392两2钱1分9厘。合计算来,大约要12万元人民币。 展品中还有一件珐琅八宝花开金勋章项链和一件珐琅珍珠怀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其根源在民间,特色在民间,发展的动力也在民间。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潮汕民俗文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海内外潮人联络的精神纽带。为建设文化大省,弘扬潮汕民间文化,让众多海内外游客领略民俗古风的多彩,体味乡梓风情,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和南国生态度假村联合主办的首届南国潮汕民俗文化节将于“五一”节期间在南国生态度假村与游客见面。 据了解,“五一”黄金周期间,在饶平南国生态度假村举办的这一文化节内容丰富,节目精彩,包括民间工艺联展、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摄影展览、潮汕民俗出版物及潮汕谜史展示,还有与游客欢乐互动的灯谜会猜,放飞千米风筝及潮汕盆景栽培现场传授等。(资料来源:南方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