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年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开油镬、蒸年糕?
责年、责米缸?
行祖庙、拜北帝?
......
想探寻传统正宗的佛山年味?
各位街坊,有眼福啦~
今天(2月5日)上午,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市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祖庙博物馆承办,全市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非遗过大年——佛山年俗文化展”亮相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厅,展览持续至2021年3月1日。
此次展览展出来自佛山五区与“年文化”有关的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括清代罗阳“元旦图”中堂、清代“佛山广兴店造”鸭型锡制盖盘等馆藏珍品共计176件(套),带观众探寻在佛山过大年最传统、最地道的岭南年味,全方位展示和传播岭南新春的新景象、新魅力。
“有钱没钱,买画过年”,“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煎堆碌碌 ,金银满屋”……这些民间俚语大家听得多了,但是说起其中的缘由和细节很可能就一问三不知。其实答案都在这个展览里,佛博君先去给大家感受下现场的精彩。
佛山年俗文化展抢先看
喜欢的小伙伴们
不要错过这场年俗文化盛宴哟~
趁着这个春节逛展走起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非遗过大年——佛山年俗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1年2月5日至3月1日
展览地点: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厅
预约展览方式
1、今年春节参观祖庙需至少提前1天在微信上预约。
2、预约方式:微信关注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公众号二维码,点击进入右下角“服务中心”,点击“购买门票”,阅读“参观须知”后点击预约,阅读“购买须知”后选择参观日期、进园时间,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最后点击“提交订单”即可。
交通指引
◆ 步行或自行车:禅城区祖庙路21号
◆ 公交:105、117、126、128、121、134、137、101路(祖庙a站下车);123、122、116、118、137、旅游城巴2线、旅游城巴3线(祖庙路站下车);159、106、185c路(祖庙b站下车)
◆ 地铁:广佛地铁祖庙站下车
文:黄友萍
图/视频:佛山新闻网 何楚楚
为了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地方木版年画保护经验,佛山市博物馆精心组织的“岭南吹来和煦风——佛山木版年画特展”,包括了门神画、门画、神像画、观赏画、新年画等共86件佛山木版年画,即将前往近两千公里之外的河北武强,全面展示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与文化。展览将于2020年12月25日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开幕,2021年1月24日闭展,展期为一个月。
门神“寿”字持刀将军
还我河山·收复台湾
梅花童子·鱼灯童子
北帝坐镇(左)关帝坐镇(右)
上图为福禄寿三星,下图为弄琴赏月·庆贺丰收
小丨科丨普
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民间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佛山木版年画,始于宋元,兴于明,盛于清和民国早期,清初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年画齐名,并称“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刚劲,配色浓郁;硍硃填丹、金银粉彩绘等特色技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加富丽堂皇;内容多体现岭南地区民众的风俗习尚,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深受百姓喜爱。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强是北方重要的木版年画产区,其年画生产起于宋元,明代初年已经趋于成熟,清代时年画生产已经成为武强重要的产业,年画作坊难以胜数,武强县城南关成为全国重要的年画集散中心。武强年画线条粗犷、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设色鲜亮,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年画题材广泛,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山水、花鸟、人物、动物、花卉、神像、戏曲故事、神话传说、时事新闻、组字花谜等品类繁多,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和北方民族文化习俗。武强木版年画也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佛山和武强作为中国南北两大代表性年画产区,其年画历史发展轨迹相似,但审美风格与文化内涵各具特色,佛山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而武强木版年画则是北方麦黍文化的形象载体。它们都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两地人民的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这些木版年画是研究两个文化区域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文化艺术发展、创新的宝库。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藏品丰富,木版年画保护与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许多值得佛山学习借鉴的经验。希望以展览为媒,促进佛山和武强木版年画在新时代获得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岭南和煦的暖风吹拂北地武强,一起品尝中国年的味道。
文字:李小艳
图:佛山市博物馆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国人对玉的喜爱,已经融入血液,“玉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3日上午10:00,“玉见美好——佛山民间收藏玉器展”将于梁园开幕,202件(套)玉器即将在梁园刺史家庙展厅精彩亮相。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以时间为线,涵盖了礼仪、丧葬、装饰和实用玉器,以及现代翡翠摆件,上下跨度八千多年。
现场会有什么精美展品?佛博君带您抢先看!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龟
在上古时代,龟是长寿吉祥之物,是人们崇拜的神灵。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中,都已出现用玉制作的龟,与通天礼神、摇卦占卜的神灵崇拜息息相关。此后,龟灵信仰迭经演变,到南北朝时,完全走出远古通天礼神的神灵崇拜范畴,成为一种为活着的人祈求吉祥福寿的信仰。据推测,玉龟和玉版同时使用,用以测占井星与太阳,以判定四方水旱吉凶。
西周白玉鱼形佩
佩鱼之风始于商代。商代玉鱼大多为扁圆长条和体态弯曲的弧形、半环等。小型的较为简单,仅具轮廓,较大的则工艺精细。玉鱼头部皆有穿孔,也有的用穿孔代替眼睛。西周玉鱼继承了商代晚期玉鱼造型,鱼身扁平,或直或略弧,圆目张口。西周墓葬中出土玉鱼数量较多,形态各异,除作为配饰外,也作葬具之饰,缀于棺罩四角,称为鱼跃拂池。鱼跃拂池是士大夫以上才能使用的一种葬仪。它装饰在殡车外面,当殡车运行时,挂着的鱼饰品因震动而跳跃摆动,好像在装饰的水池背景下跳跃摆动一样。
明代青玉五梁发冠
发冠用于束发,同时具有装饰作用,一般与簪结合使用。玉质发冠自唐代始见,明代注重恢复汉代礼制。明代梁冠由汉代的进贤冠演变而来,两者形制相似。冠上缀梁,以梁数多少区分等级贵贱。明代梁冠与明代严格的冠服制度息息相关。举行国家大典时,文武官员要穿朝服,戴梁冠,以冠上梁数辨别品级。“官一品,冠七梁。二品,冠六梁,三品,冠五梁……”。可见这件五梁发冠的主人应是明代三品官员。
清代白玉文人笔搁
以上等白玉精雕而成,刀工严谨而透剔,线条运用恰当好处,人物造型生动准确,布局巧妙合理,刻画出一幅传神的画面,洋溢着愉悦的喜感,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文人雅士脱俗的精神状态。
现代翡翠“前程似锦平安如意”摆件
运用巧色,以红翡、绿翠、冰白三色生动地勾画出松、鹿、花瓶以及如意,呈现出“前程似锦”“平安如意”的意蕴。此作品获得2002年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铜奖。
关注 双重福利!
1、开幕式当天,市级非遗项目三水玉雕保护单位——佛山市三水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将在现场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清洗玉器,有偿抛光打磨活动。
2、展览期间(12月23日至31日),市民凭借电子邀请函,即可免费入梁园参观展览。
文字:马琳
10月1日
佛山市南海万达广场
你的作品将在这展出!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2019年优秀作品展
时间:2019年10月1-7日 9:00-17:30
地点:佛山市南海万达广场一号中庭
开幕式暨作品评审会
时间:2019年10月1日 9:00-12:00
地点:佛山市南海万达广场一号中庭
大家可以360度全方位围观所有优秀作品并同框合照,各位大小朋友只要将自己和作品的照片上传H5即可制作专属的“非遗小工匠”荣誉证书,现场还有扫一扫领精美奖品活动!先到先得!睇得又玩得,记得来哦~
“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佛山秋色赛会于2016年启动,不知不觉,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年头了。过去三年,该活动荣获佛山市博物馆优秀项目奖、广东省“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十佳奖”等奖项。秋色赛会已经成为佛山民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品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
今年的活动分为“非遗工艺进校园——师生传承制作课程”、“非遗大师手把手——工艺传承制作课程”和“非遗网络课程”三大课程。课程由4月开始,持续到八月初,内容十分丰富,宣传方式多样新颖,获得了一众大小朋友的支持与喜爱。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而佛山木版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明清,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年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佛山和舟山分别地处珠三角地区,在文化习俗上各具特色。展览通过独具代表的木版年画为媒介,让舟山舟山观众感受到佛山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3号 邮编:528315 电话:0757-28330897 E-mail:fsmuseum@126.com
粤ICP备05076851号 Copyrights @ 2018 foshanmuse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200号